演讲实录如下:
金海年:感谢贾院长,感谢各位来宾和专家朋友们,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题目是《让梦想插上资本的翅膀》,之前各位专家分享了很多对经济方面的一些看法,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从科技的创新如何看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来看待后面经济发展的一个问题。
首先,大家比较共识的,当前的中国经济也是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第一,经济增速的放缓,一个是经济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后劲儿有一些不足,另外,本身内在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现在也是有一些缺失,原来粗放型的增长的模式需要改变,也有内外部的一些综合的压力导致的这些问题。第二,增长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无论是柴静发布的《穹顶之下》,包括媒体不断的曝光,对大气,对水,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和生态和谐发展的方面如何化解这样的矛盾。同时,我们资源的可持续性和承载力也是遇到了一定的挑战,这个挑战不仅是中国所面对的,也是全球都会面对的挑战。第三,我们收入差距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这种收入差距依靠市场本身博弈的力量现在是不均衡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现在也是需要建立完善的一个过程。在国际产业分工方面,我们现在的分工很多还偏重于制造这个环节,在创新的环节,增值比较多的环节现在在国际分工中还处于弱势的地位。 第四,我们二元结构问题,农业的供给和城镇化这两个角度一个是内生的,一个是外部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经济增长的源泉源于创新,这也是新供给,经济增长推动的主动力量是来自于供给一侧。供给一侧一方面是量的增长,通过生产率的提升,包括科技的创新、流程的创新来提供一个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一个质的突破,对于新产品、新行业、新产业的颠覆性的创新。
所以,我们提出新的一个概念叫GIP,经济增长的源泉源于创新的产出,社会智力资本的产出应该是跟劳动力的比例、就业率、教育指数、财富创造的指数和创新的指数都是密切相关的,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站在更宽广的视野,不仅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还包括第四产业,有商品的供给,还有公共服务和制度的供给,事实上政府也是能带来这种巨大的社会价值的,还有是第五产业,一些非盈利的社会组织,包括一些公益性的组织,越来越多的在社会活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所有的这些推动都是源于治理资源的投入,包括社会价值的导向,一方面是物质价值的导向,它改变了回报的水平,它会刺激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提高自己的收入,还有一个是文化价值导向,改变它的动机,使幸福有更多的衡量指标,衡量社会认可的这种指数,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我们现在需求水平一定提高到一定程度,超过了本身的生存安全的需要,我们更多的要追求社会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和自我实现,事实上它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来只注重物质回报的需求和动机。
我们看到这样一个时代下,事实上存在一个巨大的分化,首先在全球角度,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走势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在目前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在发生分化,包括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分化,虽然第二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从第一季度来看的话,我们第二产业工业占的比重是比较快的在下降,但是第三产业在上升。第三产业上升其实带来三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就是能耗下降,第三产业一定会比第二产业能耗是下降的,由此也带来环境污染方面的一些改善。第二,第三产业对于环境的压力一定会比第二产业要轻一些。第三,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工资的提高是有一个局限性的,但是在第三产业服务产业,尤其一些高附加值的智力产业,人们的收入水平会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一个目的。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带来的需求结构的变化,人们从最基本的消费需求会不断的提升,包括加入一些文化消费的需求,旅游等等方面,这些需求结构的变化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再就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转型,我们知道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连续三年绝对值已经开始下降,如何提高这种劳动力人力、智力资本的产出,也是供给结构面临的一个很大的课题,再就是资本供给结构的一个转型,从原来以信贷为主,造成中国杠杆率偏高的问题,逐渐通过股权融资,通过更多层次的资本体系的建设来实现一个资本供给结构的转型。
还有一个方面,也是供给生产的一个重要的要素,就是资源的供给。我们知道资源跟全球人口的增长,包括中国大量人口的增长带来很多资源的压力。所以,也是需要资源的供给,绿色资源的供给,绿色能源的供给,需要有一个结构化的转型,包括中国以煤为主来提供一个能源的供给,这个不是短时间就能大规模的改变,但是我们正在经历这样一个转型的过程。再就是中国的企业组织和产业分工在国际化这样一个大的视野中的转型。去年我跟姚所长一起提出一个中国国际化的概念,不仅是从经济角度,可能从文化角度,我们都参与全球互动的这样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其实两个趋势,一个方面就是市场的趋势,另外一方面就是制度的趋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方法论,有市场,有政府相互结合的共同的趋势可能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只有市场没有政府的制度的支持,可能往往存在潜在的阶段,它不会被体现出来,可能会被压抑住,只有政府的引导,又不符合市场的趋势往往又是短期的行为,如果这两方面能够很好的结合,未来的经济发展就会把所有的潜力释放出来。
这次演讲的一个重点,我试图用一张图能够系统性的把人类未来科技发展的创新能够合在一起,因为有的人会谈互联网,有的人会谈生命技术,我认为通过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善,生存方式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这三个方面的改善来推动未来创新的发展。生存方式的改善是由人的自然属性来决定的,生活方式的改善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来决定的,人的交往,包括互联网,它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产业,它是改变人与人交流的方式,改变了文明记载和传播的方式,事实上它跟原来纸的发明是有一样的重要性,甚至比纸的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还重要。
另外一个角度,人们生存方式的改变,包括对于健康,对于寿命,包括我们提到的机器人,机器人实际上是对人的四肢,甚至大脑进行延伸,我还有一些同学在美国做一些智力和意识的研究,从整体的角度也会带来很多科技的革命。这三个方面的改善就会体现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以及能源方面,今天时间有限,暂时先不展开介绍了。
因此,我们会结合市场的趋势和政府的趋势来分析,中国我们认为进入到一个新的新供给时代,就是由中国制造加上中国创造,加上创业,加上创新,把企业的市场供给和政府的制度供给合在一起,我们会看到这样去应对前面的四大挑战,中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这样一个转型的提升,如何把握住全球化的一个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我们现在人口的问题这样一个挑战,这就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它是需要通过企业,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的。我把企业融资的需求从两个维度做了一个矩阵,一个是企业规模的维度,从中小企业到大型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它带来的回报和风险也是不一样的,企业还有一个维度从它的发展阶段的角度,从成长期到成熟期,也是提出了不同的融资需求,从成长期来讲,变化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大,风险相对比较大,更适合股权融资,但是成熟期的时候它规模已经很大了,企业的经营实力很大,更适合债权融资,包括并购、重组、转型都会提供出来。因此,我认为在这种需求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资本体系,让资本市场能够为几千万家中国的企业提供这样一个服务,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是需要通过经济来实现的,需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需要一个资本市场的支持的,就像美国的硅谷一样,它如果没有大学,没有风险投资的话,恐怕也很难以支撑这样一个硅谷神话的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创新创业实际上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的微观体现,这样一个中国梦,我们希望能够插上一个资本的翅膀,它就可以飞的更高,飞得更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