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新供给金融圆桌第8期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主办,中航国际交流中心协办,和讯网全程网络直播。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处长谭海鸣发表了题为《金融危机中改革的美欧经验》的演讲。谭海鸣表示中国和欧美国家对比,货币政策工具门类也是非常丰富的,前瞻性指引欧美国家做的比较多,中国主要进行区间调控,调控空间还非常大,存款利率没有降到零,存款准备金率仍较高,中国从1994年以来一直采取新设机构的方式来激励金融市场和监管部门共同合作,一行三会都有各自的监管职责。谭海鸣表示相信金融市场发展在正确的激励机制下会有更大的发展。
演讲实录如下:
谭海鸣:谢谢黄院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我今天主要是汇报一下其他国家的经验。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个是在金融危机中采取了哪些政策,第二欧美厉行金融改革的措施,第三是中外对比。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元区和英国采取的所有的。第一阶段,雷曼倒闭之前,次贷危机已经发生了不少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应急性的措施,对他进行一个应急支持,包括降息,其实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流动性,第二个方面估值太高,资产负债表出了问题。
第二阶段接踵而来的雷曼危机,前面相对常规性的措施,这个时候采取的措施还是从流动性的支持和改善估值,包括入资三个方面,有些支持措施本来只针对商业银行一级交易商的,但是最危急的时候,不但包括商业银行,还包括商业票据、资产支持证券,最极端的手法还把摩根史丹利和高盛变成了银行,危机来袭的时候是没有底线的,就是要把危机扛住。注资方面虽然美国国会压力很大,最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还是顶住压力,包括对一些产业的汽车公司进行救助。
第三个阶段是从欧洲开始,危机更多的从美国到欧元区,欧洲爆发危机的时候,美国的失业率已经往下走,美国的问题渐渐的好转。在当时这么一个时刻,一方面金融市场非常恐慌,国债的收益率涨的非常快,收益率涨的快证明这些资产的估值在大幅下降。另外一个方面。因为在美国危机的时候,美元大幅贬值,油价大幅下跌,但是美国扛过了这一阵的时候美元开始升值,油价开始反弹,这个反弹就导致欧洲和英国的CPI涨的非常快,这个时候理论上传统的货币政策应该收死,但是英格兰采取了什么办法?就是不断的解释,虽然我们现在CPI很高,但是金融市场有问题我们不能加息,欧央行采取什么措施呢?它还真是加了两次息,在金融危机非常严重的时候他进行加息,结果加了两次以后就发现势头不对,马上转变过来,欧央行还存在一个问题,因为他是一个成员众多,要达成共识非常难。所以,他采取的措施总是不那么坚决果断。所以,最后危机本来是美国人的问题,最后变成了欧洲人的麻烦。
货币政策方面采取的降息降准的措施,这个倒是非常常规的,比较一下,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非常果断,幅度也是很大的。最大的力度美联储一个月两次降息,英格兰银行是一次就降150BP,欧央行一次降70个,谁力度大,谁力度小影响还是很大的,力度对预期是很有影响的,欧央行也采取了其他的一些配套措施。
另外一个措施,扩张资产负债表,当利率降到零的时候采取QE的方式,美联储扩张,英格兰4.5倍,欧央行0.7倍,危机来袭的时候,如果比较迟疑犹豫的话就危机。欧央行也不是不采取措施,就像准备金率这么古老的措施,在欧美一般不用,欧央行还是用了一次,在那个时候尽可能的采取各种措施。
下面回购和再贴现一些流动性的补贴措施,不但对商业银行,还广泛的支持各种金融机构和各种金融产品,频率更加高,期限更加长,抵押品更加放松,允许更多的机构参与,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在我们金融市场波动的时候,其实我们也采取了同样的原则,我们的频率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抵押品要求也可以降低,我们也可以给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支持,给政金公司提供一定的资金也并不是非常规的,欧美都做过。其他的超常规的货币政策,包括紧急贷款,包括直接购买股票,政府的信用担保,爱尔兰一次就进行了4850亿欧元,这是导致他直接从一个欧洲的菱形增长国成为一个欧洲国家的主要原因,采取这个措施确实收到了效果,爱尔兰是第一个走出危机的欧洲国家。所以,有办法就采取办法,扛过一阵子还是会拨云见日的。
信贷宽松,QE各种各样的政策,其中信贷宽松像我们定向的货币政策一样,美联储的信贷宽松多买货币基金、商业票据、公司债券,各式各样的国债之外的债券,定向的支持,利用金融的某个部门,我们定向的货币政策也是定向支持,对农业,对小微加大支持力度,这种和欧美央行相比也不是奇怪的。
改革的措施,BIS提出的一个危机后的金融稳定的新的框架,包括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包括审慎的监管措施,包括监管的执行机制。
危机来袭的时候,对监管的框架进行重整,G20下设了金融稳定理事会,协调三个行业,一个是ACDS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一个相当于国际的保监会,国际保险监督关系会。另外一个是国际证监会组成的。巴塞尔体系,这些机构都设在瑞士的巴塞尔,国际金融两个体系,一个是美国主导的WTO和IMF体系,这是财大气粗,资金非常雄厚。另外一个是BIS,欧洲主导的巴塞尔体系,巴塞尔体系主要的特点是经常开会,让大家都混个脸熟,出了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它存在一个问题它没钱,不像IMF有钱。这个体系是非常开放的,它不断的吸收先进市场的成员,像我们中国也成了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IMF体系,2010年本来要进行份额改革,一直到现在还是没改成。所以,这两个国际金融合作体系存在竞争的问题,我们中国在里面也是大有可为的。这是巴塞尔协议Ⅲ。
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沃尔克规则,也是一个限制杠杆的办法,沃尔克规则在长达三年的修改过程中,最初是非常严厉的,要限制自盈交易,限制银行对PE对冲基金的投资,提高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最后改来改去改成是限制自盈交易,但是如果为了管理风险进行对冲的交易,又可以允许,这一条实际上已经打了折扣。另外,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对冲基金的投资也放松了,你的投资在一定比例下还是可以投资。美国都是金融控股公司,我这个可以绕过去,采取多个子公司对它融资,金融衍生品的透明度也一定程度上滞后。所以,美国人是很灵活变通的,可以出台一个非常严厉的措施,但是里面塞很多条款,英国和欧盟的改革跟美国类似,有几个不一样的,一个是货币税,英、法、德还用银行交易税,确实是想把金融交易的频率降下来。
下面讲到金融监管框架的改革。英国、美国和欧盟采取的措施都不一样,我记得有一个玩笑,英国人遇到问题怎么办呢?重新来一遍,把整个框架重新设一个,美国碰到问题怎么办呢?修补,不断打补丁。欧盟遇到问题怎么办呢?开会讨论。英国对它的框架进行重整,原先英格兰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原来是金融服务局,后来改成英格兰银行主导的模式,英格兰下面省下设省监管局,相当于把银监会的职能拨到下面,原来的金融服务局,原来的银监会改成一个金融行为局,只能管具体的,各种各样的指标就又回到英格兰银行。进行了一个非常基本的重整。
美国的思路把原先一个非常复杂的,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各占山头的一个体系改良一下,把一个力量最弱小的山头给灭了,其他的山头还继续,还给每一个山头一些激励机制让他们设立新的机构,激励他们加强监管。原先美国的监管体系上面这一半在历史过程中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就设一个机构对它进行监管。所以,它又有证监会,又有保险监管协会,又有商品期货委员会,还有货币监理所,每年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信用社的管理机构,储蓄监管机构,每个人管一摊,最后由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一小群人统一协调。
危机之后,他们就把OTS,管储蓄机构、储贷机构监管的部门撤销了,然后把货币监理所,美国财政部也参与,财政部系列的货币监理所,美联储,还有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各加强一些职能,包括美国的证监会也加强职能,通过激励机制,相当于设机构,扩职能设机构,让他们加强监管,欧盟的监管框架就是开会,开会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新的框架。但这个框架还没有真正的实施,只是引导,拉起架子,因为德国人总是认为如果做成一个银行业联盟的话,资产质量比较坏的这些银行总是去打资产质量比较好的德国这些银行的主意,德国实际上不大愿意进行欧盟的银行业联盟的。
上面设了一个指导性的机构,下面有实权性的机构,有一个银行业的联盟叫SSM,下面有一个配套机制,单一的存款保险机制,还有单一的资产处置机制。
中国和其他这些欧美国家对比,其实我们的货币政策工具门类也是非常丰富的,他们有的我们都有,他们采取的各式各样的非常规的措施我们历史比他们更久一些,本来就是从计划的体制转型而来的,我们也是一个传说,有一个重要的美联储的人物对我们人民银行的某一位行长说我非常羡慕你们还可以限制银行放多少贷款,这个太直接了。
分类别来看,在降息方面虽然没有降到零,但我们也有相关措施。收窄利率走廊,实际上我们也采取了不对称降息,近似的采取利率走廊调整的方式。欧洲有主导拉长期限,我们也整了MLF,也是把期限拉长。
前瞻性指引他们做的比较多,我们进行区间调控,扩张资产负债表,美联储扩张了5倍,我们从2008年5月到2014年7月扩张了1.7倍,这个好像不大高,但是从2005年以来到2014年7月也扩张了4.1倍。所以,我们扩张力度也挺大,降低存款准备金是我们主要的手段之一,给存款准备金计息。在各式各样的回购的措施当中,我们也有MLF。紧急贷款购买资产我们其实早就做过,在90年代设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政府的信用担保,我们各种银行都是隐性担保的,量化宽松没有,人民银行是买外汇的。信贷宽松相当于我们定向调控。在金融监管标准方面,其实我们标准是比较高的,在资本充足率指标,质量指标,贷款业务,流动性监管的指标方面,我们都是比国际标准更加严格。
最后,我简单的总结一下。其他欧美国家有的政策我们都有,我们的空间还非常大,我们的利率还没有降到零,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还高,他们有的这些各式各样的定向的政策我们也有。什么意思?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调控的空间的。在金融监管的框架改革方面,英国是采取重整的方式,美国采取修补的方式,中国从1994年以来,一直是采取的新设机构的方式。和美国的激励机制是比较类似的,就是新设一些机构应对金融创新,来激励金融市场,和监管部门共同合作,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市场,就像互联网金融一样,我们其实也是一行三会都是有各自的监管职责的。我们相信金融市场发展在我们正确的激励机制下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