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观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文华观察

文华观察之二十八
发布时间:2016-01-16 10:50:45作者:姚余栋来源:浏览:打印
供给侧改革呼唤工匠精神
 
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宏观经济学家》的演讲中指出:“我的前提是,两类宏观经济学家的努力,促进了该领域的演进,此即那些将该领域理解为一种工程学的宏观经济学家、以及那些更愿意视之为一种科学的宏观经济学家。”

工程师首要的是解决问题。相反,科学家的目标是理解这个世界是如何运作的。宏观经济学家研究重点,在这两种动机之间随着时间而变化。早期的宏观经济学家是试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后来几十年的宏观经济学家则对发展分析工具、建立理论原理更感兴趣。然而,这些工具和原理,在寻找得以应用的方式方面,则非常慢。随着宏观经济学的演进,一个反复出现的话题是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是生产性的、有时不是。宏观经济学在科学和工程之间的重大的分离,应该是我们所有这些在该领域工作的人面对的令人惭愧的事实”。而在承继“光荣与梦想”的中国经济学家群体中,也需要弥合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两重角色,尤其应倡导工匠精神。
 
2015年,中国经济今后转向供给侧改革。2015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议认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中国经济学界,做为科学家,为这一历史性转向做出了应有的科学贡献与建言。剩下任务主要是做工程师的角色了。若天天解读“供给侧改革”,没有实招硬招,经济学家科学作用的边际效用递减。中国经济学界或需要更多发挥工程师角色。如何攻克“三去一降一补”迫在眉睫。
 
工匠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品。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不投机取巧,必须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因为真正的工匠在专业领域上绝对不会停止追求进步,无论是使用的材料、设计还是生产流程,都在不断完善。 
 
工匠不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庄子》中就有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工匠故事: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
 
“三去一降一补”是摆在中国经济学界面前的实际难题。刻不容缓。
 
经济学家有科学家与工程师双重身份。从经济科学“范式”角度,面对中国经济巨大挑战,供给侧已经暂时胜出。但供给侧改革不能停留在解读与口号上,需要尽快落实。这需要中国经济学家群体更多地充当工程师。而“工程师”经济学家们就要有工匠精神。
分享到:0

上一篇::文华观察之二十七

下一篇::文华观察之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