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关于深化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11-06 16:06:03作者:来源:浏览:打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收学院院长 李红霞
尊敬的付志峰校长、贾康院长、马海涛校长,各位同仁,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今天可以说是群英荟萃,大咖云集,各位专家学者给我们带来一场学术盛宴,让我们获益匪浅。我也借此机会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也热烈祝贺贾康老师的新书面世!因为贾康老师这本《通论》出版前在我们学校连续讲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反响很大,而且今天参会的老师同学手里都有《通论》(上下册),先学习先受益,借此机会向贾康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下面,我主要从教学实践出发,谈一下对财政学理论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第一,关于西方财政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因为现在很多教科书一开始在前言或导论里都说财政学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是往往开始在讲财政学基本理论时,一下就转到了西方财政理论,是循着市场失灵——政府干预——政府干预失效,然后用公共选择理论来纠正政府失灵等逻辑框架进行描述。实际上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前面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产品分配理论为指导,但往往后面就没有下文了,后面基本都是西方财政理论。所以,也觉得有点儿困惑,如何协调这两种理论的关系?因为西方财政学理论并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如何处理好西方财政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会直接影响到财政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问题、目标定位问题。
目前财政学界大多数学者还是赞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进行财政学理论建设,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有一些疑虑,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能不能构建起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的理论体系?因为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出版关于财政学的专著,不像西方学者马斯格雷夫、罗森等都有财政学专著,而且现在很多大学都在用,包括中英文版本,西方财政理论观点影响面很广。所以,有些专家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不是有点儿过时或缺乏学术上的学理性、系统性。在学科建设、财政学的理论研究当中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被标签化,在学科建设当中“失语”,在教材中“失踪”,在论坛上“失声”的现象。
其实,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财政学理论创新的指导,并不是照搬马克思原著当中说到底出现了多少频次的财政词语,或者对财政学有什么研究的结论,我们更多的是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中国的实践,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与时俱进的,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最新成果。所以,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财政学逻辑体系。而且我们要兼收并蓄,我们不仅要用西方的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我们更要用中国的语言来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所以,我觉得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首先要明确现代财政理论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应该是什么,这样才能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本土化的、接地气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
从历史上来说,建国以后财政制度的类型主要有三个阶段:建设性的财政、公共财政,到现代财政,现代财政构建的出发点,我总结了一下,不一定对,至少应该有三个基本的前提,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基于国家治理的层面;三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体系。
构建现代财政体系,刚才讲了第一个是从西方财政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引出要明确财政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问题,此外,还有几个基本问题也要引起注意。
第二,财政学学科的归属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又是特别基本、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财政学在我国一直被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财政学在教育部学科分类列在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安体富教授等一些学者仍然坚持财政学应该是属于经济学范畴。探讨财政学的归属,要从整体观、全局观来看财政,就要跳出财政看财政,因为财政已经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承担着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使命,如果还把财政归为经济领域就未免有些片面了。财政学应划为综合性学科或交叉学科更为恰当,即财政学除了有经济学科属性,还有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一些学科的属性。但是在这个综合学科、交叉学科里面有一个权重问题,经济学属性应该占的份额要大一些,因为就像亚当·斯密所说,财政乃“庶政之母”, 所以财政的经济学属性应更强一些。
财政学科新定位:“财政学是一门以经济学为主导,兼容多个学科的交叉性或综合性学科” ——高培勇
第三,怎么处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按照传统西方财政学的理论来说,它把政府看成与市场没有什么内在关系的主体,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关系,市场失灵了政府就来干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干预和被干预,监管和被监管的一种关系,政府往往是“干预者”与“纠错者”的身份出现。如此定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就很难实现。其实政府与市场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二者各有各的功能,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又谁都离不开谁,谁发挥的作用强就用哪个手段。
第四,要明确的就是财政活动的主体。按照以往教科书对财政活动主体的界定,财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收支活动,财政的活动主体只能是政府,而其他以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为主体的收支活动都不属于财政。
如果从国家治理基础层面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学研究的领域应该拓宽,要从社会整体观,从社会共同体出发进行研究,财政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也就是新时代视野下的财政主体除了政府以外,还有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也是财政收支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财政就成为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主体参与的政府收支活动”,构建起“共同治理”为特征的多主体作用下的现代财政体系。
第五,财政职能的新定位。目前国内外熟知的财政职能理论是马斯格雷夫
的“三职能”论,即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这三个职能主要属于经济范畴,这样定位财政职能从国家治理层面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进入新时代,从国家治理角度来进行定位,新时代财政的职能:应具有经济职能、社会职能和政治职能等。财政的经济职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财政的社会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财政的政治职能是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充分全方位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职能作用。陈共老先生新出版的财政学教科书里现代财政职能变成四个职能了,增加的职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体现的就是政治职能。这是对财政职能的重新定位,可以全方位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最后实完善国际财政理论问题。现在毕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了,而现在的教科书里很少有对国际财政来进行论述的,这部分理论比较薄弱。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展加快,协调和解决各国经济及政治利益等国际问题日益突出,国际财政理论建设也应日趋完善。
从国际上考虑,一个大国在国际上的责任担当也是以财政为基础的,一个大国的财政实力代表着一个主权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就目前而言,我国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债务政策、国际援助等助力全球共同发展。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做出贡献。
谢谢大家!
(此为2020年9月13日在《财政学通论》出版信息发布会暨财政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