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通知

科学诠释新供给经济学的经营哲学观——《新供给经济学》评析
发布时间:2021-08-18 14:28:40作者:曹恒轩来源:山西经济出版社浏览:打印

\

▲《新供给经济学》,贾康 苏京春 著,山西经济出版社

 

新供给经济学在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学者对经济学理论的反思浪潮中应运而生,理论联系实际,且更加注重从实际出发,主张从供给端发力服务全局,是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山西经济出版社及时推出了由经济学者贾康、苏京春撰著的《新供给经济学》。

本书约32万字,共分5部分22章,主要内容有: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五维一体化”框架创新、“供给侧”经济学派的两轮“否定之否定”、新供给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重点创新、“三驾马车”认知框架需对接供给侧的结构性动力机制构建、中国和平崛起破非常之局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联系实际”思路创新、新供给经济学的时代诉求和政策主张、中国制度供给变革的总纲、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通览全书,本书立意高远,全面系统,有理有据,资料翔实,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一本经济学力作。简要分析,本书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新供给经济学理论的提出

在经济思想史上,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供给经济学等各种经济学派。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根本的共同失误是“假设”了供给环境,强调需求而忽视供给,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生产力革命所带来的在人类社会总供给方面的根本性变化。事实上,人类文明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在带来一次又一次生产力提升的同时,也进而推动了制度安排的一轮又一轮改革和优化,使总供给能力一次次大幅度提升,促进并保持了经济的长期发展和趋于繁荣。

历史上,不论是凯恩斯主义独领风骚,还是货币主义大行其道,西方在注重总量调控而忽略以政府为主体的供给侧结构调控上,都是一致的。尤其是曾经盛行的“华盛顿共识”,体现的是只注重需求管理的思路,其理论依据则是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已先后有一些中国学者讨论和研究“供给管理”,主张从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与制度建设。

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实践在西方国家中教训多于经验。特别是此次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一些经济学者对经济学理论进行了反思,基于传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新兴经济学相关理论,提出了新供给经济学理论。
 

二、新供给经济学是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创新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四大号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各行业经济发展和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初步建成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就。

时代呼唤进步,理论需要创新。受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我国经济处于经济下行区间,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利用市场机制提高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是目前形势下的最佳选择。

本书作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实现中国|“守正出奇”的现代化追赶到赶超。在“守正”即尊重顺应市场的同时,必须对过去已有的需求管理经验进行成功的创新,即“出奇”,才能在面对一系列改革艰巨任务时有所作为。

在当前全球应对经济危机后的复苏对策依然乏善可陈的情况下,“新供给经济学”着重从“供给侧”发展经济实体、促进就业的核心理念和政策取向,不仅对中国经济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亚非拉发展和欧日走出危机及美国理性总结危机经验也有积极意义。

本书作者借鉴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信奉里根经济学的经验教训,主张立足中国实践看“理性供给管理”,深化改革优化制度供给,在坚持宏观调控的同时,建立健全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现代市场体系,以一系列供给管理的改革措施来化解潜在风险,以期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期待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希望,帮助中国经济走上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道路,并能给变革中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积极和进步的影响。
 

三、新供给经济学的政策主张符合形势发展的需要

本书作者贾康先生是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的院长兼秘书长。新供给经济学认为,不能沿用仅仅侧重“需求侧”讨论宏观经济调控管理的传统框架,而应对“供给侧”更为侧重,实施经济学“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创新,并特别注重有效制度供给问题。期待这样的学术理论探索能够避免走“空谈误国”的迷途,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到胸怀世界、脚踏实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道路上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

实际上,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不能缺位,相应地,各级政府要发挥适当的作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其中包括尊重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在以往的历史上,大多数国家在大多数时期运用的都是需求经济政策,中国亦是如此。国家依靠拉动消费、投资、出口、政府购买等需求,通过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扩大对外出口来提高经济水平。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产能过剩、楼市库存、债务风险、供需错位等问题。通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措施,化解过剩产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有助于形成完善的资本市场和要素市场,有效预防金融风险,促进经济进步和持续发展。

实践证明,这些新方法、新政策、新举措有助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适应中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可以形成有效供给,可以持续有效地创造有效需求,帮助中国经济逐步走出困境,走向新的繁荣,在未来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中国改革需要新的经营哲学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改革开放的年代需要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中国应该继续坚持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的核心思想,在“科学发展”中以改革统领全局,构建促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总供需平衡和结构优化、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新供给经济学,并将之作为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战略部署、指导中国未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理论框架。

从农村经济改革到城市经济改革,从传统体制下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者们的经营哲学观在进行着创新和变革。事实上,每一位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和主张都离不开他们信奉的哲学观念,这种观念作为指导思想成为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思维定式,因而被称为经营哲学观。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经营哲学观的创新和发展。

《新供给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主张,观点新颖,见解精辟,内容丰富,结构严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创新。而中共中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也是审时度势提出来的,采纳了书中的一部分观点,并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家战略推出,从而形成了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新的经营哲学观。我们相信,这种新的经营哲学观必将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