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黄剑辉:加快理论创新改善市场预期,以“新四化”激活供求两端
发布时间:2022-03-16 16:02:57作者:黄剑辉来源:浏览:打印
黄剑辉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2022年开年之际这样一个周末上午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我们在2022年如何直面三重压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根据会议主题,准备的题目是《加快理论创新改善市场预期,以“新四化”激活供求两端》。刚才贾康院长谈到最近国家召开的两次重要会议,第一是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外,六中全会的决议里提到“十个坚持”,其中“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这几个关健词都跟今天会议的主题密切相关。
第二个会议,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就是今天讨论的主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面对这三重压力怎么破解?我们给出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运用两方面的对策。
一、加快理论创新改善市场预期。面对市场预期转弱,应对策略就是怎么让它变强,破解预期转弱以后如何才能增强。
二、“需求的收缩”,还有“供给的冲击”这两方面怎么解决?我给出的思考就是以“新四化”激活供求两端。
首先,加快理论创新改善市场预期。从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和源泉可以看到,人类社会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基本上所有的增长都可以归纳为斯密增长、熊彼特增长和奥尔森增长,斯密增长就是通过要素投入,还有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激发的增长,这个对应中国的80年代,90年代;熊彼特增长,是通过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推动增长,大体对应中国的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的十年。奥尔森增长,通过制度创新,贯穿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全过程。
我们从另外一个维度,从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和世界经济论坛施瓦布先生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提出了三阶段,十二根支柱的分析框架,我们思考经济问题时,当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可以从这三阶段,十二根支柱进行思考。
制度是国家竞争力高低的首要和关键。要素驱动阶段大体对应中国八九十年代,人均GDP小于2000美元的时候,效率驱动是人均GDP3000-9000美元,大体对应于我国2001年到2015年期间。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国家的层面,去年人均GDP已实现突破大于一万美元,今年趋近于1.2万美元,既有汇率的因素,也有GDP增长的因素,表明从全国的角度已经到了一个需要创新驱动的阶段。北上广深沿海地区在五年前已经到了需要靠创新来推动的阶段。全世界也是这个规律。
要改善大家的预期,大家都强调改革和创新,“改革”到底改什么?“创新”到底创什么?改革还是用曼瑟·奥尔森先生先生在《权力与繁荣》里强调的要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是经济发展之根本”,这句话既是这本书的第一章,也是整本书的主题。当一个地方,一个政府,一个部门不太知道怎么发展经济的时候,或者经济很弱的时候,记住这一句话就好了“要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主要含义是把市场做强,政府所有的对策是要强化市场,而不是发各种文件,把自己强化。对应的词就是“强化自身型政府”,现在需要“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
如何强化?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企民企的关系。我们在三五年前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在贾院长领导下讨论出一个“四分法”,这应该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建立以后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因为过去的西方经济学是“二分法”,非此即彼地将国家划分为“或姓社或姓资”,“或姓公或姓私”,我们引入四分法,去掉这些概念,把经济社会领域划分为“战略性、公共性、民生性、竞争性”。战略性领域,由政府主导,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公共服务领域,公交、供电供水等政府创办,这个不能搞成香港和英国由李嘉诚等民企经营供电供水,这肯定是不行的,会导致民众很痛苦,公共服务领域应该是政府创办,保本微利,而不能以赚钱为目标,包括公交、地铁这些公共领域。
第三,民生领域,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是政府保公平,市场保效率。剩下的第四个竞争性领域,我们主要主张由外企和民企进行竞争,竞争性领域不宜有国家队和地方队上场,应该都是企业队,其中既有外企也有民企。
运用这个思路我们在2021年上半年也受北京工商委委托,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样一个报告,其中对于京津冀的发展,推动中国的东北、西北、华北下一步的发展,我们建议“建设强化市场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强化市场型对应的是强化自身型的,这种肯定发展不了经济。服务型政府过去已讲得比较多,还有一个词叫创新型政府,致力于推动创新。全中国现在都已经到了创新驱动的阶段,政府的所有政策要推动创新,政府自身的管理,贾院长也谈到包括防疫方面也要进行创新。所以,地方政府在防疫也好,其他方面也好,要成为服务型、创新型的政府。
这样三个定义下的政府,要以“新四化”推动经济社会进步,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主线是“要素市场化,全面数字化,经济低碳化,民生富裕化”。
在改革方面,我们认为如果要有一“招”能激活中国的经济,还是要落实十五大,十六大提出的“国有资本的战略布局调整”。这次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谈到了国有资本的战略布局调整,按“四分法”,把国有资本配置到战略性、公共性和民生领域的公立医院,公立养老,公立的大中小学;竞争性领域,是国有资本逐步退出,将市场让给民企和外企,通过这样一个动态的调整,让国有资本在最需要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最有效率的领域出现。其他的领域由我们国家的华为、联想等民企与外企进行竞争。
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理论,最近也做了新的思考和研究。我们建议按照刚刚闭幕的六中全会关于“坚持人民至上”,十个坚持里的第二个坚持,明确什么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就是“由人民创办、日本经营,人民所有,人民享有收益的企业”,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都是人民经济。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是全体人民创办的经济及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部分人民创办的经济。最近,提出了这个建议。
以此为基础,适当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且明确民营经济也是党的重要执政基础,并将始终伴随国家发展而发展,任何时候都不存在离场论、退场论的问题。任何时候我们国家的发展都是需要民营经济的,民营企业就是人民创办的企业。
关于民营企业家,前一段联想事件以后也有很多的争论,我们经研究,就民营企业家提出一个新的定义:民营企业家就是经营管理民营企业的专家,也是通过整合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数据等要素,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原来西方教科书写了土地、资本、劳动三个要素,后来随着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数据和技术,现在五个要素,但是我们的研究认为缺了最重要的要素就是企业家要素。企业家是统领的,应该是6个生产力要素。如果把企业家要素放在一个首位,而且不是跟劳动力放在一起,这样企业家比较高的薪酬就是非常合理的,一般普通员工不要跟企业家的薪酬直接对比,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类型的生产力要素。华为需要任正非,联想需要柳传志,他发挥的作用跟普通的员工,普通的中管、高管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他的薪酬肯定是要远高于一般的员工,因为企业家是首要生产力要素。
通过改革和理论创新稳定社会的预期,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预期。
第二方面,针对需求的收缩,供给冲击,如何激活,我们提出“新四化”,首先是要素市场化,打造强化市场型政府,着力培育企业家要素。刚才谈到企业家是首位的生产力要素。以这个企业家要素统领和整合其他的要素。因为没有企业家要素,光把土地、资本、数据、技术、劳动力摆在土地上是没有用的,什么产品也生产不出来,只有通过企业家把这些要素整合后才有生产力。我也谈过一个形象的说法,企业家的作用是什么?相当于一个“厨师”,其他的要素就是白菜、豆腐、肉、酱油、料酒,把其他要素都摆在厨房里,如果“厨师”不出现,这桌菜一道都做不出来,所以,企业家是“厨师”,他的薪酬肯定比你送来一个白菜,送来一块豆腐、送来一瓶酱油高很多,是这个内涵和逻辑。
关于全面数字化,我们一方面建议全面打造数字化的政府,以“I深圳”为基本标杆,各地要真正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通过数字化平台很好的实现,当民众、企业对政府有需求的时候,就像打车和在美团订外卖一样,很快获得精准快速的服务响应。
第二方面,智库领域打造数字化的无边界智库,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研发的“华新链智”已经上线运行,当企业和政府需要智库服务的时候,以我们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在全球率先推出的“华新链智数字化智库平台”,更好的服务企业和政府,服务各地的发展。
全面数字化方面,银行业也要加快数字化,基本的流程,基本的方向是从流程银行向数字银行、平台银行转型。PPT这页黄色的是个人客户,绿色的是企业客户,通过这样一个跨界融合的平台,实现7×24小时,使银行变成一个触手可及,无处不在的平台,而且是一个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的业务都是一体化运作的。
同时,以此为基础,以单个银行数字化为基础,未来还应该打造新型的数字化、平台化的信贷市场。我们未来的金融街应该发展建设为“数字化的金融街”,将过去通过物理网点办金融业务,要去物理网点的金融街上升为就像叫外卖时直接到美团,打车直接上滴滴平台,这样金融产品未来有数字化金融街多个供给主体来服务各种类型的客户,将需求供给完美进行对接。
资本市场方面,我们提出在海淀区建设数字化、平台化的资本市场,为北交所的设立做出了积极贡献。我们建议的理念是要打造21世纪新型数字化、平台化资本市场,核心理念是要“让天下优质民企都能快速低成本上市融资,让天下的民众都能安全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有“六新四化”的特点,新思路、新定位,新的体制机制建设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资本市场,从而更好的服务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制造)。第五次工业革命(新能源)这样一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经济低碳化方面,围绕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的碳中和,全球2050年实现。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企业,个人四个层面来推动碳中和的进程。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我们研发了一个“碳企链融”,各类涉及到经济低碳化融资的企业上线一个碳企链融的平台,融资+融智一体化,融智以我们前面谈到的“华新链智”为基本支撑,融资是以数字化的资本市场和信贷平台共同支撑。
民生富裕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谈了厘清五方面的理论逻辑,其中谈到如何理解共同富裕。根据我们的研究,需要从两个平等入手。一个是“机会均等”,就是做大蛋糕的问题;第二是人“生而平等”,社会的公平公正,分好蛋糕的问题。实际生活中要厘清共同富裕,必须是一个“+”号,把这两个平等放在一起思考,共同富裕等于“共同发展+共享成果”,共同发展体现机会均等,共享成果体现人生而平等。
以此为基础,对14亿不同人群,谈共同富裕这个词谈了很多,怎么落地,我们建议针对14亿人口分四种类型实现,对一亿以下月收入500以下,率先关爱,按月往他新型社保卡适当注入资金。对约8亿人的月入500-2000元建立新型住房保障机制,我们建议从需求端保障,把1998年实物分房货币化很好的落实,而不能搞成实物不分了,货币业没有了,导致魏部长前面谈的房价收入比过高,50后、60后、70后也不是靠当年的工资买房,这不现实,而是要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80后、90后、00后、10后大家多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月收入两千到五千的关照中产家庭,适当提高所得税的起征点,同时也享有相关的公共服务。对月收入五千以上的也要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和留住富人,让富人觉得留在中国的土地上是很安全的,也很有幸福感,把钱花在中国土地上,也吸引港澳台、欧美日的富人相当部分有兴趣能够移民到中国,把他的钱转到中国来,吸引各种富人。将全世界的财富吸引到中国,就像美国一样能够吸引到全世界的富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花钱来消费,这样的话,需求就能很好地激活。
(此为2022年1月15日在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21年第四季度宏观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